內蒙古職業技術學校
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一、專業名稱(專業代碼)
護理(100100)
二、入學要求: 初中畢業或具有同等學力
三、基本學制: 3年
四、培養目標
本專業堅持立德樹人,面向醫療、衛生、康復和保健機構等,培養從事臨床護理、社區護理和健康保健等工作,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技能型衛生專業人才。
五、職業范圍
序號 | 對應職業(崗位) | 職業資格證書舉例 | 專業(技能)方向 |
1 | 護士 | 護士執業資格 | 臨床護理 |
2 | 護士、醫療救護員 | 護士執業資格、醫療救護員資格 | 急救護理 |
3 | 護士、護理員 | 護士執業資格 | 社區護理 |
4 | 護士、醫療護理員 | 護士執業資格、養老護理員資格 | 老年護理 |
六、人才規格
本專業畢業生應具有以下職業素養、專業知識和技能:
(一)職業素養
1.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重視護理倫理,自覺尊重護理對象的人格,保護護理對象的隱私。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識和醫療安全意識,自覺遵守有關醫療衛生的法律法規,依法實施護理任務。
3.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珍視生命,關愛護理對象,減輕痛苦,維護健康。
4.具有較好的護患交流與醫護團隊合作能力。
5.尊重護理對象的信仰,理解護理對象人文背景及文化價值觀念。
6.具有從事護理工作的健康體質、健全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
(二)專業知識和技能
1.具有護理專業相關的基礎醫學知識和技能。
2.具有基礎護理的理論知識,規范、熟練的護理操作能力。
3.具有臨床護理基本理論知識,規范的??谱o理操作能力。
4.具有以護理對象為中心,解決常見護理問題和安全給藥的能力。
5.具有對護理對象進行健康評估、分析和解決臨床常見護理問題的能力。
6.具有對護理對象進行病情變化、心理反應和藥物療效的觀察能力。
7.具有病室和護理對象管理的基本能力。
8.具有初步開展社區護理、進行健康教育和預防保健的能力。
9.具有對老年人常見健康問題進行評估并實施護理的能力。
10.具有初步對傳染病預防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的能力。
專業(技能)方向——急救護理
1.具有急救護理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2.具有初步對急、危、重癥患者進行應急處理和配合搶救的基本能力。
3.具有操作呼吸機、心電監護儀、輸液泵、除顫儀等儀器的能力。
專業(技能)方向 社區護理
1.具有社區護理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
2.具有進行社區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
3.具有對社區常見慢性病和傳染病患者進行社區管理與護理的能力。
專業(技能)方向——老年護理
1.具有老年生理、心理、日常生活護理等方面的知識。
2.具有對老年人進行健康評估,對老年常見病進行防治與護理的基本 能力。
3.具有對老年人進行自我保健指導的基本知識和能力。
技能培訓——新冠疫情下的核酸采集
1.具有疫情防控相關知識。
2.具有疫情情況下核酸采集能力。
3.具有宣傳和指導疫情防控的工作能力。
七、主要接續專業
高職:護理、助產
本科:護理學
(-)公共基礎課
序號 | 課程名稱 |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 | 參考學時 |
1 | 職業生涯規劃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學大綱》開設, 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32 |
2 | 職業道德與法律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大綱》開設, 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32 |
3 | 經濟政治與社會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經濟政治與社會教學大綱》開設, 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32 |
4 | 哲學與人生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哲學與人生教學大綱》開設,并 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32 |
5 | 語文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開設,并注重在 職業模塊的教學內容中體現專業特色 | 160 |
6 | 數學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學大綱》開設,并注重在 職業模塊的教學內容中価現專業特色 | 128 |
7 | 英語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開設,并注重在 職業模塊的教學內容中儂現專業特色 | 128 |
8 | 計算機應用基礎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應用?教學趣》開設, 并注重在職業模塊的教學內容中體現專業特色 | 96 |
9 | 體育與健康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體育與健康教學指導綱要》開設, 并與專業實卿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144 |
10 | 公共藝術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公共藝術教學大綱》開設,并與 專業實斥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36 |
11 | 歷史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歷史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 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36 |
(二)專業技能課
1.專業核心課
序號 | 課程名稱 |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 | 參考學時 |
1 | 解剖學基礎 | 了解人體胚胎發育概況,熟悉正常人體的組織結構, 掌握正常人體的組成、各系統主要器官的形態和位置, 能識別各系統主要器官的形態、結構,能規范地進行 基本實踐操作,綻用解剖學基本知識分析、解釋臨床 問題 | 72 |
2 | 生理學基礎 | 了解生理學的研究內容和任務,掌握人體及其各器官 系統的主要生理功能,能運用生理學知識解釋各種生理 現象,為學習護理專業知識奠定理論基礎 | 36 |
3 | 藥物學基礎 | 掌握臨床常用藥物的作用、用途,藥物不良反應的基本 知識,育魏嚓藥物療師不良反應,能對常見疾病非處方 藥物進行用藥指導和藥物咨詢,歸對常用藥物制劑進行 外觀檢查、查閱藥物相互作用、檢索配伍禁忌與準確換算 藥物劑量的能力,初步具備藥物應用過程的護理技能 | 72 |
4 | 護理學基礎 | 熟悉護理的基榊念,初步掌握護理的基本理論,確 立以護理對象為中心的護理理念,能應用護理程序指導 實踐,掌握護理技術操作方法,能規范、熟練地進 行各項基礎護理技術操作,能正確書寫護理醫療文件, 能初步分析和解決臨床常見的護理問題 | 144 |
5 | 健康評估 | 了解心電圖的基本知識,了解常用影像學檢查的應用 指征及檢查前后的護理,掌握身體狀況評估的方法、內 容、結果判斷及臨床意義,掌握常用實驗室檢杳的正常 參考值及異常結果的臨床意義,能正確進行系統全面的 身體狀況評估,能熟練進行各種實驗標本的采集,能熟 練進行心電圖操作并識別正常心電圖,能綜合分析評估 對象的生理、心理、社會資料并找出護理問題,能正確 書寫護理病歷 | 54 |
6 | 內科護理 | 了解內科常見疾病的概念,熟悉內科常見病患者的護 理問題,掌握內科常見病的護理評估及護理措施,AW 對內科常見病患者的病情變化、心理變化和治療反應進 行觀察和初步分析及處理的能力,能正確書寫內科護理 記錄,能配合醫師對內科急危重癥患者進行搶救,能配 合醫師實施內科常用診療技術操作,能運用內科疾病預 防保健知識和人際溝通技巧向個體、家庭、社區提供保 健服務,開展健康教育 | 126 |
7 | 外科護理 | 了解外科有關疾病的概念,熟悉手術室基本工作內容, 熟悉外科常見病的處理原則,熟悉外科常見病的護理問 題;掌握外科常見病的護理評估、護理措施,掌握外科常 見急危重癥的救護原則和方法,能配合醫師對外科急危 重癥患者進行搶救,具有初步管理手術室和配合常見手 術的能力,能運用夕卜科疾病預防保健知識和人際溝通技 巧,向個體、家庭及社區提供保健服務,開展健康教育 | 108 |
8 | 婦產科護理 | 熟悉婦產科常見病的護理評估、護理問題,掌握婦產 科護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掌握婦產科常見病的護 理措施,能配合醫師對婦產科常見急危重癥患者實施搶 救,能配合醫師正確地進行婦產科主要護理技術操作, 能運用婦產科疾病預防保健知識和人際溝通技巧向個 體、家庭、社區提供保健服務和健康教育 | 72 |
9 | 兒科護理 | 了解兒科常見疾病的概念,掌握小兒生長發育規律、 營養與喂養、計劃免疫等知識,掌握兒科常見疾病的 護理評估、護理問題和護理措施,能配合醫師對急危 重癥患兒進行搶救配合,能配合醫師進行兒科常用護 理技術操作,能運用兒科疾病預防保健知識和人際溝 通技巧向個體、家庭、社區提供兒童保健服務和健康 教育 | 72 |
2.專業(技能)方向課
(1)急救護理
序號 | 課程名稱 |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 | 參考學時 |
1 | 急救護理學 | 了解急救醫療服務體系,熟悉院外急救的概念、任務 和管理,掌握院外急救及護理,掌握醫院急診科管理, 掌握常見急危重癥患者的病情觀察、救治原則及護理, 能正確實施常用急救護理技術 | 54 |
2 | 重癥監護枝術 | 了解重癥監護的護理管理工作,熟悉重癥監護護理的 工作范圍和工作內容,掌握重癥監護的常用技術及相關 知識,能進行心電監護儀、呼吸機、輸液泵、心電圖機 和除顫儀等儀器的基本操作 | 18 |
序號 | 課程名稱 |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 | 參考學時 |
1 | 社區護理 | 熟悉社區衛生服務的內容和工作方法,熟悉社區環境 中影響健康的因素和疾病三級預防策略,掌握不同人群 社區保健護理工作要點,掌握慢性病和傳染病患者的社 區管理和護理要點 | 54 |
2 | 健康教育 | 熟悉健康教育傳播與傳播技巧,掌握健康教育計劃的 設計、實施與評價,掌握常見疾病的健康教育處方,能 初步進行健康咨詢 | 18 |
(2)社區護理
(3)老年護理
序號 | 課程名稱 |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 | 參考學時 |
1 | 老年護理 | 熟悉老年人各系統的老化特征和老年人的心理變化特 征,掌握老年人健康評估的方法和內容,掌握老年人的 日常生活護理、安全用藥原則,掌握老年人常見健康問 題及護理,掌握老年人的臨終護理,掌握老年各系統常 見病的臨床特點和護理措施 | 54 |
2 | 老年保健 | 了解老年保健的概念、服務對象的特點,熟悉老年保 健的原則、任務和策略,掌握老年人自我保健的措施和 行為促進 | 18 |
3.專業選修課
(1)護理倫理。
(2)衛生法律法規。
(3)病理學基礎。
(4)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基礎。
(5)精神護理。
(6)其他。
4.綜合實訓
綜合實訓包括教學見習及綜合技能訓練。教學見習旨在使學生熟悉醫院環境及臨床、護理工作內容。綜合技能訓練旨在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基本理論知識并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提升專業知識與技能的綜合應用能力。
5.畢業實習
畢業實習主要安排在教學醫院、綜合醫院等。實習主要在內科、外科、婦 產科、兒科、急診科、手術室等進行輪轉。實習主要內容包括病房的主要設備及使用方法,入院、出院病人的衛生宣教和健康指導,病房及患者的管理,常 見病患者的護理,基礎護理操作和??谱o理操作,護理文件的書寫及醫療檔案 的管理等。
十、教學時間安排
(-)基本要求
每學年為52周,其中教學時間40周(含復習考試),累計假期12周,周 學時一般為28學時,畢業實習按每周30小時(1小時折合1學時)安排, 3年總學時數為3000-3300o課程開設順序和周學時安排,學??筛鶕嶋H情 況調整。
實行學分制的學校,一般16~18學時為1學分,3年制總學分不得少于 170軍訓、社會實踐、入學教育、畢業教育等活動以1周為1學分,共5 學分。
公共基礎課學時約占總學時的1/3,允許根據行業人才培養的實際需要在規 定的范圍內適當調整,但必須保證學生修完公共基礎課的必修內容和學時。
專業技能課學時約占總學時的2/3,在確保學生實習總量的前提下,可根據 實際需要集中或分階段安排實習時間,對醫療機構及護理崗位的認知實習應安排在第一學年。
課程設置中應設選修課,其學時數占總學時的比例應不少于10%o
(二)教學安排建議
課程類別 | 課程名稱 | 學分 | 學時 | 學期 |
1 | 2 | 3 | 4 | 5 | 6 |
專業技能課 | 專業核心課 | 解剖學基礎 | 4 | 72 | 7 |
|
|
|
|
|
生理學基礎 | 2 | 36 |
| V |
|
|
|
|
藥物學基礎 | 4 | 72 |
|
| V |
|
|
|
護理學基礎 | 8 | 144 | V | V |
|
|
|
|
健康評估 | 3 | 54 |
|
| V |
|
|
|
內科護理 | 7 | 126 |
|
| V | V |
|
|
外科護理 | 6 | 108 |
|
| V | V |
|
|
婦產科護理 | 4 | 72 |
|
| V |
|
|
|
兒科護理 | 4 | 72 |
|
|
| V |
|
|
小計 | 42 | 756 |
|
|
|
|
|
|
專業(技能)方向課 | 急救護 理方向 | 急救護理技術 | 3 | 54 |
|
|
| V |
|
|
重癥監護技術 | 1 | 18 |
|
| V |
|
|
|
小計 | 4 | 72 |
|
|
|
|
|
|
社區護 理方向 | 社區護理 | 3 | 54 |
|
|
| V |
|
|
健康教育 | 1 | 18 |
|
| V |
|
|
|
小計 | 4 | 72 |
|
|
|
|
|
|
老年護 理方向 | 老年護理 | 3 | 54 |
|
|
| V |
|
|
老年健康 | 1 | 18 |
|
| V |
|
|
|
小計 | 4 | 72 |
|
|
|
|
|
|
| 技能培訓 | 核酸檢測技術 | 1 | 14 |
| V |
|
|
|
|
疫情防控知識 | 1 | 14 |
| V |
|
|
|
|
綜合實訓 | 5 | 90 |
|
|
| 7 |
|
|
畢業實習 | 臨床實習 | 65 | 1170 |
|
|
|
| V | V |
合計 | 167 | 2944 |
|
|
|
|
|
|
續表
課程類別 | 課程名稱 | 學分 | 學時 | 學期 |
1 | 2 | 3 | 4 | 5 | 6 |
公共基礎課 | 職業生涯規劃 | 2 | 32 | V |
|
|
|
|
|
職業道德與法律 | 2 | 32 |
| V |
|
|
|
|
經濟政治與社會 | 2 | 32 |
|
| V |
|
|
|
哲學與人生 | 2 | 32 |
|
|
| V |
|
|
語文 | 9 | 160 | V | V |
|
|
|
|
數學 | 8 | 128 | V | V |
|
|
|
|
英語 | 8 | 128 | V | V |
|
|
|
|
計算機應用基礎 | 6 | 96 | V |
|
|
|
|
|
體育與健康 | 8 | 144 | V | V | V | V |
|
|
公共藝術 | 2 | 36 | V |
|
|
|
|
|
歷史 | 2 | 36 |
| V |
|
|
|
|
小計 | 51 | 856 |
|
|
|
|
|
|
說明:
(1)"V"表示建議相應課程開設的學期。
(2)本表不含軍訓、社會實踐、入學教育、畢業教育及選修課教學安排,學??筛鶕嶋H情況靈活設置。
十一、教學實施
(-)教學要求
公共基礎課程教學要按照教育部有關教育教學基本要求,培養學生基本科學文化素養,服務學生專業學習和終身發展,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 創新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職 業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專業技能課主要培養學生掌握必要的護理專業理論知識、較熟練的崗位技能操作能力,使學生具有就業能力。課程教學內容要緊密聯系護理崗位能力需求, 突出應用性和實踐性,達到執業護士資格的要求;課程教學模式要依據護理崗位 能力需求,突出“做中學、做中教”的職業教育教學特色,提倡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問題教學、角色扮演、情境教學等,強調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做一 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開展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的教學見習,使學生 熟悉醫院環境及臨床、護理工作內容;開展技能考核、技能競賽等,提升專業知識與技能的綜合應用能力。
(二)教學管理
教學管理要更新觀念,為課程改革、教與學的實施創造條件;要加強對教學 過程的質量監控,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保證教學質量。
教學管理工作應在規范性與靈活性的原則指導下,結合學校實際教學資源, 體現專業特點,保證“教、學、做”三者相結合,提高教學效果。為實現學生的早臨床、多臨床,應合理安排課程,調配教師,組織與管理好教學,提高校 內實訓室課內外的使用效率,積極與校外實訓基地協調合作,完成見習、實習 計劃。
聘請中級以上職稱的行業專家參與課程建設與教學活動,共同保證本標準 的實施質量。
加強對教學過程的質量監控,改革教學評價的標準和方法,針對教學過程中的問題進行探索和研究,促進教師教學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提升,保證教 學質量。
十二、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應體現評價主體、評價方式、評價過程的多元化,即教師評價、學生互評與自我評價相結合,職業技能鑒定與學業考核相結合,校內評價與校 外評價相結合,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注意吸納家長、用人單位參 與教學評價,重視畢業生跟蹤評價。
對學生進行職業綜合能力評價,評價內容應涵蓋情感態度、職業行為、知識點掌握、技能熟練程度和完成任務質量等。
課程考核分為考試和考查兩種,考核按課程教學標準的要求進行,護理學 基礎、內科護理、外科護理、婦產科護理、兒科護理等實踐性強的課程應有技能考核。
畢業實習要進行出科考核,畢業考試科目有護理學基礎、內科護理、外科護理或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科目。